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民生改革气象新 群众喜增获得感 云南推进人社事业改革取得显著成

民生改革气象新 群众喜增获得感 云南推进人社事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8月的雪域高原,阳光灿烂,风景怡人。

这一天, 家住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塘镇尼史村的63岁的竹玛央宗,在编织色彩丰富的藏式腰带,眼里盈满了笑意。

“现在的生活多好啊,年轻人出去打工挣钱, 我们老年人在家种点青稞、 荞麦, 养几头牛, 生活有奔头啊!”竹玛央宗说,政府帮助孩子们在外面找到了工作, 3年前自己开始领养老金,每年1000元左右的养老金让她很知足。

这样的期待源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的信心来自点滴付出后的 “获得”。

5年来, 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改革任务不断增加的挑战, 云南省人社人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用执着、 坚毅和果敢, 向百姓交出这样的答卷:

用改革回应百姓的期待, 用实干赢得群众的支持!

“人社事业改革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破难而进的勇气。”云南省人社厅厅长杨榆坚说。

5年来, 围绕云南省委、 省政府稳增长、 促发展的大局, 云南省人社厅从扶持创业、开展技能培训、打造创业示范园、 降低社保缴费等方面, 先后出台服务稳增长人社配套改革措施22条,为企业减轻负担60多亿元。

难点就是改革的突破点。

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 支持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全方位、 多角度地促进高校毕业生、 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让他们感受温暖、收获希望;通过健全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让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日臻完善……

5年来,云南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0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0万人,扶持成功创业50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25万人。

改革, 需要用前瞻性、 战略性思路,统筹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针对社保基金收益率低的问题,云南省通过优化存款结构、 开展协议存款等方式, 使基金收益率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 实现了社保基金每年净增值10亿元以上的目标,提高了社保基金支付能力。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保率低,社会隐患不容忽视。 云南省通过“先保后征” “先清后审” 等方式,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改革新措施, 历史欠费清缴、 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聚焦难点, 回应民生诉求, 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是人社事业改革的关键所在。

为改变进城农民落户难、 就业难、 参保难的状况, 云南省制定出台了促进城镇化服务均等化人社改革措施18条,使进城落户农民享受到就业、 创业、 社保等人社 “礼包”。

云南省连续13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6年调整后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340元;连续5年提高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水平,目前达到每人每月922元;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重度残疾人养老补助金标准……这一系列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社事业改革就在身边。

5年来, 云南省在28个高校、58个创业园区和1204家企业、129个县、 14292个村 (社区) 建设了人社工作服务平台和人社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真正让各项民生服务伸到 “末梢”、送到个体。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