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昆明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昆明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今年以来,昆明市各级劳动就业服务部门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打赢扶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以促进务工增收为抓手,着力在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多渠道提供劳务用工信息、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6月底,全市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5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7.97万人的69.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6万人的77.6%;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4.7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3亿元的57.1%。按目前推进进度,预计到年底,全市贫困地区转移就业人数和转移纯收入可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高位推动务工增收脱贫工作。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务工增收脱贫一批”工作,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指挥长的务工增收脱贫攻坚分指挥部,并将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在市级层面统筹推进。在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出市出省就业的同时,出台精准帮扶的政策措施,鼓励主城区吸纳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下发了《昆明市主城区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昆办通〔2017〕52号),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年内安排7500名贫困农村劳动力到主城区就业。在市级每年安排4500万元资金用于农民技能培训费用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又增配600万元,专项用于农民技能培训,追加427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经费。

二是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我们积极把握昆明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务工增收脱贫工作的契机,结合实际,实施了“百企万岗”入昆计划和“百千万”劳动力出昆工程,解决了就业岗位在哪里的问题。积极与用工需求较大且稳定性较强的津京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企业开展对接,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收集岗位信息。先后与安徽滁州、湖南浏阳、山东烟台等地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开辟了转移输出的新渠道,优选了北京朝阳、湖南浏阳、安徽滁州、浙江宁波、新疆建设兵团等10余个地区的600余户知名企业,为全市提供优质就业岗位。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到省外工作。截至目前,共收集发布劳务用工岗位信息22.39万个。

三是做实“两个市场”、“两种招聘”,在开发就业岗位后,我们多措并举,激发“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线上招聘”和“线下招聘”的活力,切实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手中。依托昆明市南坝人力资源市场“天天都有招聘会”的优势,吸引更多用工企业和求职者进场招聘。利用“春风行动暨送岗下乡”、“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契机,组织各类企业进村入镇,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同时借助昆明就业直通车“手机APP”软件招聘平台,使企业与求职者有机整合,实现企业网上面试及招工,求职人员在线求职选岗。利用覆盖全市的6881块气象公共信息显示屏发布就业岗位信息3万余条,实现就业岗位进村入户。

四是做实农村劳动力培训。在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后,我们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上下功夫,解决就业结构化矛盾。在初级技能培训方面坚持市场导向,遵循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在中高端工种培训方面,针对就业率高、市场前景好的25个工种,如中式烹调、挖掘机操作工、育婴师等开展培训,以满足市场及劳动者需求。市级财政在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按每人增加200元-6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在开展引导性培训方面。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外出求职等高峰时期,邀请相关专家、就业部门负责人和外出务工先进典型人物对即将外出的务工人员扎实开展好以基本权益保护、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城市生活基本常识、求职方式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增强务工人员适应城市生活工作的能力。

五是健全各类服务保障体系。按照“10人以内为组报请乡镇分管领导带队,50人以内为班报请县(市)区人社局分管领导带队,100人为队报请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带队,200人以内为团报请市人社局领导带队”的原则,为外出务工人员统一购买火车票、帽子、行装、日用品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外省转移输出,截至6月底共输出177批次6761人。在与我市建立劳务合作协议的重点城市如北京朝阳区等地设立劳务工作服务站,指派专人负责,定期收集发布招用工信息,协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及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稳定其就业。同时出台补助办法,对当年新招用农村劳动力的企业,按一定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就业补贴,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吸纳城乡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