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事网站 > 楚雄州 >

今日最新动态

关于双柏县人社局推进2016年扶贫攻坚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6-03-26 11:43  来源:云南人事考试网  咨询QQ:800002381  微信公众号:hfpxwx

双柏县人社局按照确保挂包对象逐年“脱贫、摘帽、增收”的总目标和“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及早谋划并积极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及时召开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相关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县委、县人民政府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以下结合实际,在对前一阶段扶贫攻坚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就推进2016年工作进行了一定思考。

一、工作回顾

根据全县统一安排部署,县人社局扎实开展走访和回访工作。在2015年9月开展第一轮“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基础上,于2015年11月、2016年1月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大庄镇洒利黑村委会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回访调查,按照贫困户信息动态管理的要求,对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进行了回访和调查了解,并在春节前对贫困户开展春节慰问活动。通过对本局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详细分析,逐户建档立卡,完善结对帮扶信息,制定帮扶措施,制定《双柏县人社局“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工作方案》,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和项目政策,结合县、乡镇项目规划和挂点村实际,与村委会共同研究、分析,拟定了扶贫项目规划,基本做到扶持项目具体可行、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各项措施切实可行。通过逐步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措施取得实效并按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二、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群众交通不便,水利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低,群众存在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现象。

二是群众没有产业项目尤其是农业产业支撑,增收项目和增收渠道单一,贫困群众增收乏力。

三是群众缺乏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劳动者势在必行。

四是由于单位缺乏资金、缺乏项目,因此,帮扶的扶贫资金较少,扶贫工作推进难度大,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三、2016年部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思路

(一)提高思想认识,巩固干部驻村帮扶机制

根据扶贫工作需要,今年下派驻村工作队员人数达到2名,要做好所派出工作队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从财力、物力、人力、项目上给予支持,认真落实好单位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工作经费,协助派出工作队员所在乡镇做好管理和考核工作。扎实做好“转作风 走基层 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细化完善建档立卡资料,制定务实管用的帮扶措施,落实脱贫发展规划、年度扶贫计划和各项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发挥单位挂包帮扶作用。

(二)履行挂包职责,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和实施精准脱贫

县人社部门要履行挂包帮职责,把扶贫攻坚工作摆在人社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深入走访和调查,逐步明确和完善扶贫攻坚工作思路。一是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村级组织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服务和管理工作流程;捐赠办公设备、力所能及支持工作经费、提出村委会配套设施建设建议、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等方式,逐步完善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产业发展条件,建设村集体经济、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党员干部脱贫致富的示范和带头引领作用。二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根据走访和回访掌握的贫困户信息,逐户制定完善帮扶措施,在村一级层面上,通过发展产业、改善交通条件、争取光纤通讯接入村组、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方式开展扶贫攻坚。在农户方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危旧房改造、技术培训、家庭经济建设思路引导等方式进行脱贫;把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和实施精准脱贫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沟通协调项目资金上下功夫,抓好社会保险扩面、职业技能学校招生、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落实。

1.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针对洒利黑村自然资源条件和贫困群众的实际,结合县级和大庄镇关于农业产业带建设布局,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协助洒利黑村做好农业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引导贫困群众种植烤烟、小米椒、青花椒、萝卜、山药、魔芋等作物;鼓励种养殖大户通过租赁等形式,整合丰富的林地资源,抓好核桃、中药材种植,发展林果、林下经济,大力发展草食性牲畜(牛、羊)、家畜(猪)和小家禽(鸡)。通过项目扶持,设计建设产业环线带村组公路,努力形成特色产业带,促进村民增收脱贫。二是协调项目资金整合。积极与项目部门、涉农部门和乡镇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对联系村的支持,协调推进涉农项目资金的适度整合、适度集中投入、成片整体推进。

2.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广泛深入发动城乡居民积极主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努力实现广大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力争因养老致贫和因病致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强化宣传,有序推进职业技能学校招生工作。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技工院校和职业中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人社部门将加强与教育部门、乡镇和各级技工院校、职业学校的协调配合,组织力量深入全县各乡镇中学和双柏一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让更多城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吸引更多初、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逐步改变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困境。力争我县每年有250名左右的初、高中毕业生到技工院校、职业中学学习,通过课堂学知识、车间学技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学习期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成为产业工人和技能型人才,让一批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局面。

4.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要充分发挥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深入村组,做好辖区内农业富余劳动力资源的摸底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农业富余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等情况;建立健全农业富余劳动力资源台账,按照一乡一策、一村一策的实施方案,制定技能培训计划和转移就业计划,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准确底数;依托8个乡镇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形成辐射全县村居委会的转移就业服务信息网,及时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引导和鼓励农业富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结合农业产业带建设,在妥甸、大庄、法脿等乡镇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在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用工制度中,把好市场就业准入关,切实促进全县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其家庭经济工资性收入,不断拓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渠道。

5.增加投入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开展技能扶贫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适当增加财政投入,给予政策支持,多渠道、全方位对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农村乡土人才进行开发培养。通过政策上支持和经费投入扶持,加大对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科学谋划、精准定位,依托技工院校和职业学校,切实扩大职业高级中学、技师学院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招生规模,努力实现初、高中毕业生应招尽招、应读尽读,培养一批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培养一批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现代化、信息化需要的产业工人和职业技能人才;适度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和乡土人才;通过强化人才培养,精准实施技能扶贫,有效提升城乡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贫困乡村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适应当前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克难奋进,多措并举,扎扎实实抓好部门职能工作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落实,努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县人社局扶贫驻村工作队   周世宏)

热门搜索: 事业单位  as  公务员  村官  执业药师  二级建造师  药师  政法干警  经济师  一级建造师  二建  脙聮脗漏脙聤脗娄  职称计算机  村官确认  脗麓脙楼脗鹿脙聶  脗露脙戮脗陆脗篓  脙聮脗漏脙聤脗驴  大学生村官确认  注册安全工程师  职称英语

分享到:
来源:本站采编